this post was submitted on 11 Jul 2025
1 points (100.0% liked)
Taiwanese
35 readers
1 users here now
founded 1 year ago
MODERATORS
you are viewing a single comment's thread
view the rest of the comments
view the rest of the comments
No-Inside-4705 (OP)
謝謝補充,但柯總召當時在1月14日的記者會上講的不適任立委,並不是什麼保守的少數幾席,而是國民黨全部的41席區域立委(他把高金跟陳超明也算進去)。
「強摘未熟的瓜果」並不是現在的事後諸葛,當時他記者會後我就在本板有留言相關想法。
所以我也要補充,就算罷免成功而且補選也翻盤了,讓他當立法院長也是災難。別忘了他可是國民黨親口指定的對手,而過去民進黨在立院多數的情況下由柯總召主導議事,又交出了什麼樣的成績單?
kyokuramoto
非常感謝回復。
雖然我覺得在那樣最初的架構下,柯大概也沒想拉下韓換自己上,無關乎他想不想,而是國會沒那個條件讓他當院長。
因為在當時的環境背景之下,真的有機會罷掉的藍委大概沒人想到會像現在這麼多,所以在當時的認知中,選民的罷免案其實就是在一二階段做為施壓的手段之一,真正會成案進入三階段的可能並不多。
這也導致在當時預想之下,民進黨經歷立委補選,預估的最好結果就是席次確實成為立院最多,但藍白合作起來時,依然有差幾席的差距。雖然幾乎跟現在一樣,藍白>民進黨,但席次差異太少,以至於要嘛藍白變成竹科工程師一樣,隨時on call,要嘛就是因為偶而休假、跑宴會、作選民服務,只要離開台北的席次超過差距,民進黨的立院黨團就能快速救回一些法案。
在這樣預想之下,國民黨也不得不退讓,前任黨主席主掌民眾黨也會左右搖擺,所以這就是柯所想達成的條件。柯知道那樣條件下藍白依然會繼續強硬到2028,所以藍白會接受的退讓並不是無上限的,藉由國民黨內部各自的野心和民眾黨兩邊通吃的權衡,要拉下立院院長是可行沒錯,但下位立院院長還是不可能由民進黨的立委上任,因為藍白一合起來票就沒戲。
在這樣前提下,主要目標就不是扶植民進黨接立院院長,而是找個相對可以比較中立好協調的人上位,其實還有再減少一到兩席直接參與表決的藍白立委,讓民進黨席次差異有機會再更進一點。
所以,當初計劃預設的條件就是即使罷免到補選,民進黨最優條件下,依然不會拿到壓倒性席次數。
題外話,其實民進黨大概也不會讓他作立院院長,他的立院資歷以現在來看確實有些妙用,但年紀確實是到該退下去給年輕人了,而且根據地新竹市的部分也有些責任,雖然有點非戰之罪。但重點是,民進黨大概本來就不會讓他當院長潛在人選,至少賴這屆的態度很清楚。